总电子含量相关论文
为进一步改正电离层延迟,在研究分析Klobuchar模型电离层模型的总电子含量误差时发现其存在着一些周期性规律信息。针对这些误差信......
电离层是高层大气在太阳辐射以及各类宇宙射线的影响下发生电离而出现的大气层电离区域。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无......
基于IGS几百个观测站对数十颗GNSS卫星长时间和高时空分辨率的跟踪观测,利用地基GNSS技术反演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时空分布,极......
平流层突然增温(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SSW)是发生在极区冬季的一种典型低层大气现象。在其发生期间常伴随着极区平流层温度......
地磁暴发生时,电离层会有偏离平均水平的强烈扰动.基于全球电离层TEC及其时间变化率ROTI(Rate of TEC Index)数据,对2014年8月一次......
期刊
电离层是高层大气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时空变化对无线电通讯、超视距雷达等系统的可靠运行有非常大的干扰作用。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
随着卫星导航领域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电离层的研究也更加关注,电离层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异常监测也逐渐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
电离层中时常发生不同尺度的异常变化,其中地震在孕育和震发过程中发生的中小尺度扰动现象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内容。随着GNSS......
电离层是指地球上空60~1000km范围的大气区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电离层的变化,对导航定位、无线电通信等有很大影响。因此,利用......
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中存在着大量带电粒子,无线电波在经过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吸收等现象,任何依赖于无线电......
卫星测高、DORIS(Doppler Orbitography and Radio-positioning Integrated by Satellite)和无线电掩星等星基观测技术具有不受地......
海啸可以产生大气重力波,并能上行传播至电离层产生扰动。目前,海啸所引发的大气重力波在电离层产生的扰动迹象已被科学家用全球定......
学位
卫星导航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是影响用户实时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全球电离层格网(global ionosphere maps,GIM)提供电离层......
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卫星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自从2000年5月,美国宣布取消SA政策后,电离层延迟被认为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最大......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作为表征电离层随时间变化和分布的重要参量,对电离层TEC的预测分析在电离层探索研......
当利用无线电电磁波进行远程通信、卫星导航时,传递信号要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因此,对电离层中电子含量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本......
探讨了OpenMP多线程技术在全球电离层建模中的应用。在日固地磁参考系下采用15阶次的球谐展开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并对1天解、3天......
介绍了电离层的概况 ,GPS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电离层改正模型以及利用GPS双频观测值来建立电离层延迟或VTEC模型的原理、方法和......
利用IGS中心提供的全球电离层TEC数据,建立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Holt-Winters组合的预报模型。根据地磁活动情况,选取地磁平静时段和......
【摘要】利用IGS中心的电离层TEC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采用ARMA模型对TEC进行建模预报,并对对该模型的预报精度与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
在充分考虑TEC序列非平稳、非线性、高噪声特性前提下,以IGS提供的2017年电离层TEC格网数据为基准,运用BP神经网络和ARMA两种模型......
借助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基准站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始观测数据,基于球谐函数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模型,实验结果......
利用28个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观测站获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测量数据,分析了20......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数据,采用从点到面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墨西哥2012年3月20日和4月1......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一种L波段电离层闪烁和TEC监测仪,并给出初步观测结果。文中提出了基于载噪比计算S4的方法和一种新的用TEC的标准......
利用IGS台网观测数据,以总电子含量TEC、TEC的变化率ROT及其标准差ROTI作为表征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和扰动的特征参量,研究发生在2004年......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是一个重要的电离层物理参量,对电离层物理的理论研究以及电波传播的应用研究有着十......
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实现了基于6个卫星接收站所获取三频信标数据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并对影响反演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观测台网用多接收机性能一致性的标定方法,并利用江汉平原GPS接收台网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上空QTEC的日变化、季节变......
<正>This paper reports statistical results of Seismo-Ionospheric Anomalies(SIAs)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in t......
观测量的精度对区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建模至关重要。介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概念,讨论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反演TEC的方法和原......
GPS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是利用COSMIC低轨卫星观测值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一项重要误差源.本文将C......
在地处电离层赤道异常区的桂林和武汉两地进行了电离层闪烁和总电子含量(QTEC)起伏的同时监测.分析和比较了两地闪烁和QTEC起伏的......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网数据,研究了发生于2001年4月28~29日的三次孤立亚暴事件期间全球不同区域电离层的响应形态.对比分析了......
利用全球分布的GPS原始观测数据提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分析了2004年11月6日至12日期间全球电离层暴的形态特点与发展过程.结果......
利用2001年4月15日1336UT耀斑爆发期间向日面GPS观测数据提取的总电子含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分析了向日面电离层对这次耀斑的响应特......
使用电离层残差组合观测值和低阶球谐函数模型对区域电离层TEC建立实时模型,选择欧洲均匀分布的14个IGS观测站,15分钟实时解算一个......
利用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双频GPS观测资料 ,研究了该区域内一电离层不均匀体的产生、消亡过程 .首先 ,采用......
介绍了利用卫星双向双频(C波段)观测来测定电离层时延的方法,并对不同经纬度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卫星双向双频(C波段)观......
利用日本境内的高空间分辨率的双频GPS台站资料 ,观测研究了发生于 2 0 0 0年 7月中旬太阳强活动期间的一次大尺度电离层行扰 .结......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空间天气研究和监测预报的重要参量.本文引入了电离层TEC扰动指数DI,对青岛等6个台站的DI数据进行分析,选取DI......
2017年9月8日发生了一次强磁暴,Kp指数最大值达到8.利用区域电离层格网模型(Regional Ionosphere Map,RIM)和区域ROTI(Rate of TEC......
电离层对卫星信号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数据处理中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基于GNSS......
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精度一直以来是导航领域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也比较多,如系统硬件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
利用局域GPS台网数据,研究强磁暴引发的中低纬电离层暴和行进式电离层扰动(TID)的特征.应用小波技术从含有电离层总电子含量(QTEC)......
利用分布在武汉、安陆、荆州三地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组成局域GPS台网,监测中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行扰(TID)现象.基于小波变......